与神共舞:十架路留下的盼望(Via Dolorsa)
这是十架道路!你願否走这个?
你曾否背十架为你主?
你这奉献一切给神的人!你对神是否全貞!
--《十字架的道路要牺牲》副歌
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的故事,在四福音书都不例外的在最后三章详细描述了。这也是耶路撒冷的苦伤路,神墓堂和花园冢成为最大看点的原因。也是基督徒必须朝圣的地方。
“悲痛之路”一共有14“站”(其中3,4,6,7和9站圣经没有记载)。全长约1公里。是从耶稣背上十字架的地方开始(第一站),被押往各各他山接受死刑的路。每一站都有一个标有罗马文的盾牌。
苦路开始在耶路撒冷老城的狮门附近,我们去时狮门在装修。
这块牌子表示苦路的开端。
第1站:当年耶酥被判刑的罗马城堡所在地如今是一座清真寺塔,名叫安东尼亚塔不让游客进入。牌子表明约翰福音19:13提到的地方
这是从各各他山上看到的彼拉多审判耶稣的楼。
和关押耶稣的地方。
第2站:荆冕教堂monastery
of the flagellation,荆棘是咒诅的表号。(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又把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跪在祂面前戏弄祂,说,犹太人的王!愿你喜乐!太:27:29)
途中
第3站:第一次跌倒
第4站:玛利亚遇见走向死亡的儿子,悲恸万分
第5站:古利奈人西门帮助主耶稣背十字架
耶稣在这里支撑不住,在墙上扶了一下。大家都会去摸一下。可是扶和摸是多么的不同!
第6站:维罗妮卡教堂。维罗妮卡用手帕给主耶稣擦汗,发现都是血,悲伤而绝,葬于此。维罗妮卡的拉丁文意义是“真相”。
第8站:主耶稣对哭泣的妇女说: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的孩子,为耶路撒冷的未来哭泣吧。下面那个小孔是给朝圣者用手指摸一摸,以示怀念。不由使人想起了门徒多玛非要用手指去探耶稣的钉痕的事,是否触觉总比视觉感到真实?
第9站:耶穌第三次跌倒,此處建了埃及基督教堂。大家都想在这里体验一下。
第10-14站:都在圣墓教堂内。(圣墓教堂内介绍在后面)
第10,11站分别是教堂2楼(过去的各各他山)的两幅油画,属于罗马天主教会。
第10站:画有旧约中的以撒献祭,是主耶稣剥衣之地。属于罗马天主教会。
第11站:画有耶稣被钉,是主耶稣被钉之地。属于罗马天主教会。
第12站:紧挨着10和11,是主耶稣气绝之地。上方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型,下方有个大理石的圆孔,说是当初竖十字架的孔。无数虔诚的教徒排着长队来摸这个孔,如果你老实的排队,至少要花半个小时。我用了上海挤公共汽车的技术,也花了15分钟。 属于希腊东正教
第13站:耶穌從十字架取下來,放在石床上,作安葬前的清理。众人在这里亲吻石床以纪念耶稣。别以为他们随便把帽子放在上面。有些人就是那随身物品在石床上擦一擦,回去就作为圣物了。
第14站:苦路的最后一站--主墓,三日后死而复活之地,现在里面还有当初墓上的大理石。数不清的人在那里排队,还有警察在那里维持次序。我看起码要排2个小时,只好放弃了。属于希腊东正教
圣经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是在各各他山(Golgotha),希伯来语里即骷髅地的意思(约19:17)。1988年,英国的哥顿(Charles Gordon)将军发现了这个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叫花园冢
苦路的感想:
你能猜得出这一条什么样的街道吗?
上海的小商品市场?台北的士林夜市?
苦伤路就是耶稣为了世人的罪,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Golgotha),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走过的全部路径。我以为这应该看起来是充满哀伤气息的路。大概是这样的。
它应该让人感到沉重,可是它却是在我的意料之外。脚下猩红的石块仿佛还在哭诉着耶稣为世人流过的汗与血,可是耳边却充斥着“one dollar,one dollar!”的叫卖声以取代了“钉死他,钉死他!”的叫嚣声。耶稣的爱像地上的石头一样没有变,可是人的罪好像也没有变。
穆斯林的小贩同样也卖基督教的纪念品,在金钱与产宝面前信仰是多么苍白无力。
不过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来想,耶稣是不是也赏他们一口饭吃?
想象耶稣背十字架走苦路和钉十字架是多么痛苦和悲哀的画面。因为那里面担负了太多,走的太远。
附:圣墓大教堂(Doma of Rock)
圣墓大教堂位列世界10大教堂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站在橄榄山上看圣墓教堂。中间后面那个灰色的。
圣墓教堂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最奇特的教堂了。
首先是因为耶稣在这里埋葬和复活。相信的人在这里得到他们的盼望,不信的人也在这里寻找他们的答案。
其次是因为它的历史。在公元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统治时,为了消除犹太教与基督教。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许多希腊风格的神庙,以图从文化宗教上彻底征服这块土地。所以在耶稣受难处盖了一所阿芙罗狄蒂神庙。一直到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皇后为了寻找基督教的圣迹在这里发现了耶稣受难之处(据说还发现了耶稣用过的十字架)。在公元326年拆毁了爱神庙而造了一座大纪念堂。公元614年这座纪念堂又被波斯人催毁。现在的教堂是1188年十字军时所建,不过后来被许多不同的教派增加和修建了许多。每个教派都按自己的风格装修教堂,这使得今天游客在一个教堂内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建筑装修风格。这本来应该是好事,可是它却造成了教堂身份的特殊性。(site-of-christ-tomb)
再就是教堂内物品的归属。圣墓教堂主要分为七个教派,由于教派纷争厉害,争斗不止。1757年国际仲裁组织判定,以当时争端发生时的范围为永久范围,教堂内每一钉子、蜡烛、石头都登记在案,分归各个教派所有,剩下的是共管区。很可能在同一张桌子上就有不同教派的财产。和圣经的教导真的有点讽刺。
基督教(广义的)已经分为了很多的教派,大家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因此长久以来就争相在此占地盘,所以也就造成了圣墓大教堂里面的大教堂里套着小教堂,不同的教堂又都归属不同的教派。
而二楼窗户外的梯子则是亚美尼亚教派近150年前放置的。基督教已经分为了很多的教派,大家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因此长久以来就争相在此占地盘,所以也就造成了圣墓大教堂里面的大教堂里套着小教堂,不同的教堂又都归属不同的教派。
别小看这些吊灯烛台,它们都国际仲裁组织有户口哦!
作为参观者,根本就记不住那个是谁的,好像比考上哈佛、耶鲁还难!
这不知道是属于哪个教派的,4盏长明灯居然灭了一盏!应该找他们的长老谈谈!
该教派连灯都不舍得开,可能兄弟姐妹奉献不够。
这个教派省到家了,都已经装了节能灯了,可还不舍得开。
前面的院子是属于希腊东正教的。
通往前院的楼梯属于亚美尼亚教派。
可是楼梯最后一级台阶是属于院子的延伸部分还是楼梯,两派争执从未停止,甚至在1920年有2位教士因此被杀。而二楼窗户外的梯子则是亚美尼亚教派近150年前放置的。
各派长年争斗的结果就是圣墓教堂大门的钥匙是掌管在一个阿拉伯望族手中,每天早晨由阿拉伯少年负责打开大门。在耶路撒冷,过去什么样的神迹都发生过了,今天什么样的神奇都都在继续发生。只是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不要以为他们是清洁工,(穆斯林不会到基督教教堂做工吧)他们可能是管理员喔!
这么复杂的事,人是解决不了了。本来由耶稣“引起”的,只好等耶稣再来时解决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