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光明--希西家水道

 希西家水道也被称为西罗亚水道,长半公里左右,至今仍将水从耶路撒冷城外的基训泉引入大卫古城中,隧道之尽头名为「西罗亚池」,是二千年前耶稣吩咐一位瞎子前往洗眼的池子,一洗便重见光明。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也因此出名。

希西家(这里用“家”来音译容易误会成希西是一个人,希西家水道就成了这个人家族的水道了。其实“希西家”三个字在一起是人名,其希伯来名字的意思是“被神加力量”。)是犹大末年的君主,也是犹大国历史中极尊重上帝的君王,在位29年。虽然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是一个背逆上帝的君王,但希西家却是个“与耶和华同在”的南国犹太末年的王(王下186-7)。他主要德政有两个:1. 除去偶像。2.守逾越节。当时亚述王西拿基已灭了北国以色列,虎视眈眈正想也拿下南国。於是希西家积极备战,为了防备围城时水源断绝,希西家先堵住城外亚述军队的水源,接著改道城外的基训泉(Gihon Spring),将水引入城南新开凿的西罗亚池。这就是圣经考古学上著名的“希西家水道”。(Hezekiah Tunnel.jpg

寻找并确定《圣经》中描述的建筑物和设施一向是考古学兴奋点。西罗亚水道是其中迄今年代测定最精确的一个设施。只是对公元前700多年前如何在坚硬的岩石里挖通这条长0.55公里隧道仍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门口有警示说水道最深的地方有75公分。但我们走时其实没有那么深。而且深的地方也只有刚开始的那5-6米处,大概只有60公分深。这可能会和季节有点关系吧。反正出来后没有一个人湿了裤腿儿。剩余的路水基本上一直在小腿肚那里。

水道里是完全没有光的。但由于两边的石壁的岩质不是那种溶水性的石灰岩,表面算是比较光滑,所以吸光率不高。用手电筒一照,还是蛮亮的。我觉得,大概23人共用一个手电就够了。

大部分水道都象这样:



水道的地也非常平,几乎和家里卫生间的地面一样。不过是用不同颜色的石板铺的。



矮的地方大概有1.4-1.5米高。



当我们走到比较矮的地方,前面的人就会提醒说:“要谦卑”。大家就笑嚷着“谦卑,谦卑”,然后弯腰前进。



最窄的地方仍然可以转身(当然还要看你有多胖😁)。不过如果背着包就不行了,不过在其他宽一些的段还是可以转的。



后面隧道就越来越高了。最高处可达10多米。



其实走水道的感觉真的非常好。同样可以看出水道里的水非常清澈,因为那是一直流动的水。几乎可以闻得出水的清馨。

刚下水时有一点点冷,可是一走进水道,就完全被它的奇特征服了。只觉得清清的流水柔和地摩挲着小腿,前面一片黑黑的神秘等着你去找寻,空气里弥漫着地下泉水的芬芳,心里充满了对希西家智慧的赞叹,同时也想象着水道尽头的另一个惊喜。一群21世纪的人在2700年的隧道里走,出去时在哪里?如果尽头是2700年前,那我们每跨一步就是两年半啊(0.55公里/每步半米)!但是我们知道,水道的尽头发生过一个记载在圣经里的故事:耶稣曾在一位双目失明者的眼睛上抹上泥土,随后引领他到西罗亚水池清洗,结果奇迹发生了,盲人重见光明(见约翰福音91-7)。水道是黑暗的,如果没有手电发出的光,我们有信心走完这道吗?耶稣在这个故事里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我们人生的道路,不也是这样走的吗?水道也是狭窄的,耶稣也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 714)。也许走过水道的人,可以更能理解里面的哲理。其实如果条件允许,不用手电摸黑走水道,是否更能领会那个瞎子的心情?正在想入非非,突然前面透来一丝光明,再走几步,就看见洞口了。在走水道前,很多人都担心水道不好走。可是结果是:我们走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它太短了,非常希望能返回去重新再走一遍。

水道出口处有一个池子,开始还以为它就是西罗亚池。后来看见了外面的介绍牌上的说明,才知道这并不是当年的西罗亚池。




灵性分享

为神做工是否有点象走水道?有时我们在摸黑前进,我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会发生,水深?水浅?水冷?道弯?道滑?因为我们需要光“世上的光“耶稣的带领。当我们有了光,我们所走的道就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我们就愿意走的更远!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报以琼玖,永之为好——主祷文堂

乡愁一点洒九州,恩情从此源源来——追着耶稣童年的地方

被神诅咒的土地--皮特拉